首 页 | 联系我们 | 工作通知 | 贸促动态 | 政策法规 | 知识产权 | 贸促商机 | 出证认证 | 展会信息 | 相关下载
站内搜索 热门搜索: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知识产权

USPTO发布人工智能战略: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激增33%

作者:站长     加入日期:2025年01月27日     点击:66

USPTO发布人工智能战略:人工智能专利申请激增33%

编辑:贸促会港专公司 港专公司发布 来源: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

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于2025125日宣布了一项正式的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概述该局在人工智能影响创新和社会各个方面时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挑战。报告显示,自2018年以来,人工智能相关专利申请增长了33%2023年将出现在60%的技术子类中。

该战略分为五个“重点领域”:

1、推进知识产权政策的发展,促进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创新和创造。

2、通过投资计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业务驱动型产品开发,打造一流的人工智能能力。

3、促进在USPTO和更广泛的创新生态系统中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4、在USPTO的员工队伍中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5、与其他美国政府机构、国际合作伙伴和公众就共同的人工智能优先事项开展合作。

作为第一个重点领域的一部分,该战略称USPTO将继续按照其已推出的人工智能指南发布政策和建议。20247月,该局发布了更新的专利资格指南,以更直接地应对人工智能的影响;20242月,该局发布了关于确定人工智能辅助发明的发明人资格指南。此次发布的战略称,该局将继续根据利益相关者的反馈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商标和版权方面的进步发布此类建议,后者将继续与美国版权局合作。版权局也一直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影响,并于20248月发布了一份范围更广的报告的第一部分,内容涉及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的爆炸性使用有关的问题。该报告的第二和第三部分原计划将于2024年底发布,但目前尚未公布。

根据该战略,该局还计划通过聘用“具有人工智能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审查员来加强其人工智能专业知识,此外还将为现有员工提供人工智能培训。USPTO指出,截至20246月,“近80%USPTO专利审查员已在超过48万件案件中使用了人工智能功能,如‘更多相似文档’和‘相似性搜索’”,在20241月至5月期间,USPTO员工亲自或通过虚拟方式参加了约19场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现场演示会,每场演示会平均吸引了400多名员工参加。

此外,由于人工智能对所有技术部门、商标以及专利都有影响,该局计划制定课程,对这两个部门的审查员进行“基础人工智能流利程度”的培训,并指出,该局“已经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和策划适合我们特定需求的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的招聘目标将量身定制,以吸引人工智能技能熟练的候选人,包括通过拜登授权的人工智能和技术人才工作组。

在合作努力方面,该战略考虑今后就人工智能主题与“学术界、独立发明人、小企业、产业界、知识产权从业人员、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国际机构”进行磋商。该局已经建立了人工智能与新兴技术伙伴关系(The AI/ET Partnership),并在报告中指出,截至20245月,已有4000多人参加了该伙伴关系的活动。拜登政府的行政命令和总体人工智能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该局的机构间合作努力;在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领导下,这一重点将如何发展尚不清楚。

该战略还强调了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同时保持公众信任的重要性。20244月,USPTO发布了关于在准备提交给该局的申请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从业人员指南,两个月后,又发布了关于在USPTO和商标、专利审判与上诉委员会(TTABPTAB)滥用人工智能工具的指导备忘录,明确了现有规则对人工智能申请的适用性。该战略指出,4月份的指导意见是“USPTO首次专门针对人工智能在该局法律实践中的使用”。

USPTO代理局长德里克.布伦特(Derrick Brent)在此处发布的新闻稿中说:“我们有责任促进、授权和保护创新。制定一项战略来释放人工智能的力量,同时降低风险,这为推动创新和知识产权提供了一个框架。”(编译自ipwatchdog.com


 
 
上一主题: 2025年颁布的韩国《商标法》主要修改内容
下一主题: WIPO中国:十年耕耘硕果累累,十载合作继往开来——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
【收藏本页】 【打印】 【关闭】
 
友情链接
中国贸促会 | 福建贸促会 | 中国闽东企业信息网 | 贸促会网上商务认证中心 | 中国政府门户网 | 三明贸促会 | 北京贸促会 | 厦门贸促会 | 新华网 | 外交部 | 国务院港澳办 | 国务院台办 | 商务部 | 福建省人民政府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宁德市支会(宁德市贸促会)  ◎ 版权所有   http://www.ccpitnd.com 技术支持:中国闽东企业信息网   管理 闽ICP备18010274号-1